2014年8月28日 星期四

人文空間講堂:陳玉慧【國際特派員的新聞養成】10/13~10/27



記者與編輯的素質決定媒體的報導;有人說現在的新聞記者不過是一群22k族群; 再也沒有過去的理想。九十年代台灣經濟起飛,大家夸言台灣要出走去,那時的國際記者經歷一個輝煌的媒體世紀。

那些年代,僅僅聯合報系在全球便有五十個據點。目前沒有一家平面或影音媒體擁有超越三位以上的特派員(歐、日、美),為什麼台灣沒有國際新聞?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度如此這麼不關心國際新聞?

全球化運動中全球媒體生存狀態正在變化,平面新聞媒體即將要消失。但分眾媒體卻愈來愈多,因此在這泛濫及膚淺化的時代中,深度新聞和資訊是一種需要。在資訊爆炸前優質新聞即將消失之前的時代裡,人們更迫切需要新聞記者!

國際新聞是一門專業,需要語言能力(多國)異國文化?記者是如何煉成的?國際新聞記者怎樣才能成其大?在成為國際特派員前如何先成功地成為國際新聞的閱聽者和受眾?

三堂講課,帶你入門跟你談心得,讓你少些徬徨邁步向前走。




陳玉慧/資深國際特派記者



陳玉慧,知名作家。曾任聯合報駐歐特派員並為德語媒體撰稿。在擔任特派員期間,曾訪問多國政要及世界精英,被譽為「世界一流的特派員」。

曾在巴黎學習戲劇和在紐約擔任導演,作品《徵婚啟事》曾改編成電影、舞台劇和電視劇,《海神家族》則被譽為台灣百年最重要的小說之一。



2014/10/13~10/27 
每週一
7:30-9:00 pm
講師:陳玉慧

3堂課優惠1000元
單堂報名400元


93巷人文空間 台北市松江路93巷2號
02-25095085轉753、754




新的新聞時代己經來臨,閱聽和撰寫國際新聞可以更有趣,更有願景,更豐富多元。

10/13 第一講:如何成為國際特派員
・如何成為國際特派員(過去、現在)
・工作方式(先從外電的報導開始)
・需要具備的能力
・特派員的生活
・服務媒體的屬性與個人風格信仰

10/20 第二講:新聞感應力
・新聞教會我什麼
・新聞的真相
・什麼是真正的新聞
・身為「台灣」特派員的新聞角度
・人脈的經營

10/27 第三講:類型新聞的處理和撰寫(案例探討)
・戰爭新聞
・諜報新聞
・政治新聞
・和各國政治領袖過招
・和不名的重要(消息靈通)人士來往






2014年8月21日 星期四

人文空間講堂:鄭治桂【法國文藝君王】


「法蘭斯瓦一世」,是上一期課程【法國繪畫之美】所講到的,最重要的人物。而「太陽王路易十四」,將是貫穿下一期課程【太陽王的盛世到大革命】的靈魂人物。本次課程承先啟後,分別介紹兩位【法國文藝君王】,下一期【太陽王的盛世到大革命】預定11月開始,敬請期待。


鄭治桂/藝術鑑賞家、News98電台「九八講堂」主持人

鄭治桂,法國巴黎第八大學藝術造型碩士,專長西洋藝術史、繪畫創作、藝術鑑賞、藝術評論,近年參與各大畫展之專刊策畫、撰寫和導覽。現於大學任教、市長官邸藝文沙龍藝術講師,主持News98電台「九八講堂」西洋藝術史專題。


2014/10/1(三) 7:00-9:00 pm
2014/10/4(六) 3:00-5:00 pm

講師:鄭治桂

2堂課優惠700元
單堂報名400元


93巷人文空間 台北市松江路93巷2號
02-25095085轉753、754






10/1
法蘭斯瓦一世(François I,1494-1547)-體現法國文藝復興的楓丹白露宮

法蘭斯瓦一世是開明的君主、多情的男子和文藝的庇護者,是法國歷史上最受愛戴的國王之一。文藝復興氣息與矯飾主義餘風,給法蘭斯瓦一世帶來了義大利藝術的和風。而後,二次楓丹白露畫派開啟了法國的文藝復興,一座重修的楓丹白露畫宮留下多少當時義大利雕刻家與畫家的名作......

法國楓丹白露宮
Palace of Fontainebleau, France




10/4
太陽王路易十四(Louis XIV,1638-1715)-凡爾賽宮底定法國藝術版圖

自封為太陽王、文藝之神,路易14使法國成為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國家和文化中心,後接受巴黎市政會獻上的「大帝」稱號,尊為太陽王路易大帝(Louis Le Grand)。執政長達72年,是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路易十四重組法國皇家繪畫與雕刻學院,並於羅馬創立法蘭西羅馬藝術學院,選送法國優秀的藝術家到羅馬留學,設立羅馬獎,將以義大利為師的藝術政策制度化,將藝術從義大利帶到法國,從羅馬流傳至巴黎。而巨大的凡爾賽宮,顯示了太陽王路易大帝建立宏偉藝術的雄心。



2014年8月20日 星期三

人文空間講堂:林耀堂【素描美感新體驗--一張白紙的無限可能】


光、影與色彩正是豐富畫面厚度與美感的關鍵。從事設計素描教學多年的林耀堂老師,要教給我們由設計角度來發展素描;一張紙加一枝筆,在白紙上畫一條線、畫一個圈,一條橫線是漠漠平原與浩瀚天際的接合,一條直線是午後懶貓依偎的牆角。一個圈是長夜中驀然驚見的明月,也是方出爐噴香的生日蛋糕,一張白紙有無限的可能。老師說:「來畫畫吧,畫個線、塗個色,創造你心中的想望!」


林耀堂/銘傳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系、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教師

林耀堂,擅長素描、水彩、版畫、彩瓷等各類作品。過去十年間,他訪談詩人,獨立完成一百多幅當代詩人與作家的版畫系列作品,為台灣當代文學作家留下生動而鮮活的圖像。近二十年舉辦畫展五十四場,包括「緣起」、「遇見詩人」、「相遇文學畫面」、「春天文學對話」等。著有圖文書《當旅人遇見旅人》、《人間福樣》及《黃虎印》歌仔戲新編劇本。目前任教於銘傳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系、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


2014/9/5~10/31 
每週五
7:00-9:00 pm
講師:林耀堂

8堂課優惠3200元
單堂報名500元


93巷人文空間 台北市松江路93巷2號
02-25095085轉753、754





學生作品


09/05
形&光〈形狀與光線的關聯〉(學員自備:鉛筆和橡皮)

09/12
明度〈瞭解明暗的語言〉(學員自備:黑色色鉛筆)

09/19
色彩〈素描的色彩迷思〉(學員自備:彩色色鉛筆)

09/26
彩度〈色彩的交替變化〉(學員自備:彩色色鉛筆)

10/03
反白的素描〈在黑暗中找到形像〉(學員自備:蠟筆)

10/17
反白的素描〈在黑暗中找到形像〉(學員自備:蠟筆和彩色筆)

10/24
間接繪寫〈圖如果不直接畫在紙上……〉(學員自備:廣告顏料和描圖紙)

10/31
間接繪寫〈圖如果不直接畫在紙上……〉(學員自備:廣告顏料和珍珠板)


林耀堂老師即興速寫

學生作品:王詩婷



2014年8月19日 星期二

人文空間講堂:馬世芳【西洋民謠八講--從草根古曲到新民謠】


聽過了馬世芳講【歌與我們的時代】,從一曲〈美麗島〉到校園民歌的黃金時代,走過了台灣流行音樂蓬勃發展的時期,聽到了新台語歌的轉變,看到了數位音樂時代的來臨,唱片市場的衰落,獨立音樂雨後春筍般的發展...瞭解了我們的歌之後,9月,來聽馬世芳講西洋民謠--從草根古曲到新民謠。

Folk,一如我們習稱的「民歌」、「民謠」,既指先民口傳的古老歌謠,也指近世樂人以清簡編制演唱的原創歌曲。民謠的重點,不在樂器形制,不在曲式風格。民謠的重點,是它必須直接從地裡長出來:深山野林的漿果,田裡的莊稼,公園的路樹,臭水溝裡的青苔。形容詞和副詞不是民謠,感嘆詞更不是。它們都不是地裡長出來的。

這八堂課,我們從西方庶民歌謠的源泉溯流而上:
密西西比的黑奴後裔如何讓藍調變成響徹世界的音樂語言?
二戰前那些古老奇怪的田野錄音如何促發了1960年代的「民謠復興」大潮?
Woody Guthrie和他的徒生怎樣融合吟遊詩人的傳統和左翼的正義理念?
中世紀歐陸古謠如何啟發了三百年後的搖滾青年?
那些古遠的殺人故事何以仍然令人戰慄驚嘆?

最後三堂課,我們集中火力,介紹Bob Dylan這位徹底改寫西方歌史的傳奇。從初出茅廬的青年時代,到他背起電吉他促成樂史版塊大挪移的那場革命,乃至於後來不斷開疆拓土的驚人成就。聽完這八講,對西方流行樂的草根起源、人文底氣、社會意識,當有更深更準的掌握和體會。

馬世芳/作家、DJ、樂評者、News98「音樂五四三」節目主持人

馬世芳,News98「音樂五四三」節目主持人,被譽為亞洲最好的中文DJ和樂評者之一。之前曾創辦音樂社群網站,製作獨立音樂,屢獲金曲獎與華語音樂傳媒大獎肯定。亦是持續不斷的筆耕者,2014最新作品《耳朵借我》、《歌物件》,前有《昨日書》、《地下鄉愁藍調》、《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合著)等。


2014/9/4~10/23 
每週四
7:30-9:00 pm
講師:馬世芳

8堂課優惠2800元
單堂報名400元


93巷人文空間 台北市松江路93巷2號
02-25095085轉753、754






09/04
那古老、怪異的國度:簡介Harry Smith的《美國民謠選集》

09/11
深邃美麗的密西西比:淺談老藍調

09/18
吟遊詩人的隔代子孫:中世紀古謠與搖滾後生

09/25
情殺、仇殺、變態魔:所謂「謀殺歌謠」

10/02
「民謠復興」的源流:從Woody Guthrie講起

10/09
Bob Dylan專題(一):那個變成「青年良心」的小伙子

10/16
Bob Dylan專題(二):他背起電吉他,成為叛徒兼巨星

10/23
Bob Dylan專題(三):行吟四海,不斷拓寬歌樂的領土

Joan Baez & Bob Dylan

人文空間講堂:向陽【台灣文學旅行系列2--日治時期台灣小說選讀(下) 】9/2~10/21


繼【台灣文學旅行系列1--日治時期台灣小說選讀(上)】之後,向陽老師帶領我們,穿越了時空看見賴和、楊逵、呂赫若、翁鬧、龍瑛宗、張文環、王昶雄、吳濁流等文壇前輩的經典之作,看見了日據時代下人民從反抗掙扎,到困惑絕望,以至對國族認同的矛盾,仿佛走了一趟時光隧道,看見他們的苦與悲。

系列之2,將繼續精選王詩琅、朱點人、楊守愚、巫永福、楊華、蔡秋桐、陳虛谷、周金波等八人作品,深入解析,探討當時台灣社會的文學氛圍與文化情境,以及他們面對民族命運及認同衝突的心靈世界。每堂課內容各自獨立,上一期沒跟到的讀者,也不用擔心跟不上喔!


向陽/知名詩人、文學家、資深媒體人

向陽,本名林淇瀁。美國愛荷華大學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國際寫作計劃)榮譽作家,政治大學新聞博士。長於詩作、散文、兒童文學及文化評論、政治評論,是文學家、評論家、資深媒體人、學者。獲吳濁流新詩獎、國家文藝獎、玉山文學獎文學貢獻獎、台灣詩人獎等獎項。現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副教授。曾任「自立報系」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著有詩集《十行集》、《亂》、《向陽詩選》等五十餘種;散文集《臉書帖》、《寫字年代》、《世界靜寂下來的時候》、《我們其實不需要住所》等;另有學術論著、兒童文學集等。



2014/9/2~10/21 
每週二
7:30-9:00 pm
講師:向陽

8堂課優惠2800元
單堂報名400元


93巷人文空間 台北市松江路93巷2號
02-25095085轉753、754






09/02
體恤民疾的吟唱者:陳虛谷(1896-1965)及其〈榮歸〉(1930)

09/09
控訴悲劇的薄命詩人:楊華(1906-1936)及其〈薄命〉(1935)

09/16
新感覺派的掌旗手:巫永福(1913-2008)及其〈首與體〉 (1933)

09/23
黑暗社會的啟蒙者:楊守愚(1905-1959)及其〈瑞生〉(1932)

09/30
反諷殖民體制的保正:蔡秋桐(1900-1984)及其〈新興的悲哀〉(1931)

10/07
陋巷中的黑色青年:王詩琅(1908-1984)及其〈沒落〉(1935)

10/14
懷抱殘夢的麒麟兒:朱點人(1903-1949)及其〈秋信〉(1936)

10/21
皇民浪潮中的屈從者:周金波(1929-1997)及其〈志願兵〉(1941) 


用心備課的向陽老師,在上一期課程結束後
還特別製作了「結業證書」送給每一位同學


老師專心講課的樣子,桌上是厚厚一疊的課程資料


「壓不扁的玫瑰」文壇前輩楊逵所寫的一段話
前輩風骨,至今仍然令人動容


向陽老師與93巷人文空間主廚廖師傅合照







2014年8月10日 星期日

榮芳杰老師【中歐文化行旅】帶我們看見:浴火重生的中歐文化遺產



成大建築系博士榮芳杰老師,在課程一開始就很謙虛的強調自己並不是世界文化遺產「專家」,頂多只能說是一個對世界文化遺產著迷的人。但兩堂課下來,榮老師使得這堂課的學員們也都迷上了世界文化遺產,在欲走訪這些老師介紹過的文化遺產之外,更強烈的感覺是,要如何才能好好經營我們自己的文化遺產?


第一堂課,老師帶我們走訪中歐幾個國家,特別是波蘭的華沙歷史中心及二戰時期的奧茲維辛集中營。歷史的沉痛,看照片便知。這些歷史影像不會說話,但是它已訴說得太多。

戰後頹敗的華沙市中心


老師一開始就用這些照片,給我們一記震撼。
 很喜歡榮老師說的一句話:歷史不應被忘記,歷史應該被原諒。
同一個地點拍下的照片,曾是士兵們浴血奮戰的土地,成了孩子歡樂戲耍的沙坑。

人類是否能記取教訓呢?老師給的答案是肯定的。

這是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標章:藍盾

藍盾計畫源於1954年的《海牙公約》,其作用在於發生戰事時,敵對國不可攻擊或破壞具有藍盾識別系統的建築物。當然,戰爭時誰管你這麼多......但是至少對這些文化資產而言,能多一分保存下去的機會。

這是世界文化遺產的標誌
看到這個LOGO就表示~不得了!
你正站在「對全世界人類具有傑出普遍性價值的自然或文化處所」
記得多嗅一嗅、看一看、摸一摸(有的不能摸喔)

猶太集中營之一
看到這樣的文獻照片,還是會覺得冷意沁骨。
二戰期間,遭納粹屠殺的猶太人估計有600萬以上。


現在的華沙市鎮樣貌

在都市重建時,波蘭人很仔細地保留了建物原始的基礎,重建了都市樣貌。
榮老師提到,幾乎所有建築都擁有一枚藍盾
過去成為了歷史,也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許多人喜歡去歐洲旅遊,喜歡古色古香的城市氛圍
殊不知要保留這樣的氛圍,需要更用心,以及所有人民的共識和努力。


紀念品商店可以見到這樣子的明信片
是當年被毀壞的建物,以及重建後的對比。
還有其中兩道門的局部放大,讓遊客很清楚的看到今昔的不同
但最基本最原始的構造是完整保留下來的。


接著榮老師也介紹了英國的巨石陣Stonehenge
每年從世界各地湧入的觀光客就有100萬人

為了更好的保存與維護巨石陣,
英國人決定把穿過巨石陣旁的一條馬路從地圖上抹掉,停車場拆掉
種回草地,這是英國人的魄力,是維護世界文化遺產的決心
姑且不論是否背後有其他因素干涉,但至少看起來,他們在做對的事。


把馬路「刪除」的電腦模擬圖


榮老師推薦電影:《大尋寶家》
這是一個真實故事改編:二戰期間,
11個藝術歷史學家和博物館工作者冒生命危險保護文化瑰寶免遭納粹毒手。
在電影裡可以看到一群人如何為了保護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而奮鬥



文化遺產除了有形的景物,還有無形的、非物質的文化遺產
例如一條朝聖路徑,甚至是古今商旅行經之路,比如絲路。
這張蓋滿戳章的照片,就是文化遺產路徑
真好奇到底都是哪些停駐點!




無論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所有公民的共同寶藏,在爭取登錄世界文化遺產時,或許會受到國際情勢、政治因素的左右,而影響最終結果;但就如同榮老師所說,我們自己對自己的歷史是否了解?關不關心?在我們身處一個文化古蹟場域時,是否仍然只將焦點放在:有沒有停車位、有沒有廁所、有沒有賣吃的這類生理層級的問題?

如果人民皆重視自己身邊的文化遺產,想盡辦法去維護它、保護它,讓後代記得它,那麼能不能登錄進世界文化遺產名簿裡,似乎也不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們選擇讓這些文化遺產進入我們的生活,提升我們的心靈層級,當人民重視,公部門也就不得不重視,國家、人民整體的素質才會互相提升,越來越好。

上完榮老師的課,除了讚嘆別的國家在文化遺產上的作為,更有濃烈的使命感。老師說,去影響周圍的朋友,珍視我們自己的文化,這是每一個平凡人都能做到的舉手之勞。


下一次出國時,在羨慕外國的同時,別忘了為自己文化感到驕傲,或許一個人的力量不大,但當每個人都堅持「做對的事」時,我們就有機會讓我們的文化遺產在國際上發光。








2014年8月4日 星期一

人文空間講堂:許芳宜【身體要快樂】


許芳宜老師說,不怕我和世界不一樣
這是自信的展現,是叛逆的表現,是能力的體現。
想和國際知名舞蹈家許芳宜老師面對面互動,你不可錯過這堂課。



人文空間請到許芳宜老師來告訴大家,每個身體都有創造快樂的能力,每個人都有享受身體的權力。老師說:「開心的時候我跳舞;難過的時候我跳舞。享受身體的人,不應該只有我。」

身體要快樂--是一個由外而內的自觀與學習,如何由外而內?如何自觀?怎麼學習?透過許芳宜老師親自示範,分享身體被喚醒的快樂,看見不一樣的心情與世界。現在就來讓身體快樂吧! 



許芳宜/國際知名舞蹈家

被喻為20世紀舞蹈巨擘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的傳人,2005年登上美國《舞蹈雜誌》(Dance Magazine)封面,被選為「25位最受矚目的舞蹈工作者」,2007年獲國家文藝獎,為歷來最年輕的得主。近幾年活躍於國際間,積極與國際級的藝術家與編舞家交流。


2014/8/27
週三
7:30-9:00 pm
講師:許芳宜


單堂報名400元8/8前報名享早鳥優惠價360元。

93巷人文空間  台北市松江路93巷2號
02-25095085轉753、754


延伸閱讀:




  我們練舞時,排練指導會在一旁做筆記,比如說你右手出太快、左腳舉得不夠高、平衡不好等等,練完之後她再當面提示。通常舞者愈弱的地方,她下手愈重,而且言辭總是毫不留情,所以即使只是一時無心之錯,也成了舞者心頭的大痛;但當然,我們也的確從她的「棒喝教育」中學到了很多。

  第一次演出,我腦海裡不斷浮現排練指導的臉龐和表情,彷彿看到她盯著我,哪些動作做錯了,哪些拍子數錯了,哪裡又耽誤了別人……好恐怖,一支舞有十幾、二十個筆記在我腦袋裡,根本沒辦法專心跳舞,而是努力背筆記。那天下台後我懊惱極了,這一點都不是跳舞啊!舞者在台上的腦子不應該只記筆記的!

  我知道排練指導在跟我玩「負面心理戰」的遊戲,我不想輸她,但她又不斷刺激我,使得我心理負擔愈來愈重,還沒跳就先心虛了,上台前神經總是繃得好緊好緊。完蛋了,我該如何克服這心理障礙?

  第二場演出後,我不斷告訴自己,我應該相信自己平日的努力,「上了台,我就是身體的老闆!」我必須學習掌握自己的身體,相信平時的累積,相信身體的記憶,台下排練指導給我再多的筆記都無妨,我也會儘量消化吸收、修正自己;然而,上台之後學習做自己,為自己的表現負責,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專業舞者! 剛開始我還是膽戰心驚的,但我持續告訴自己:「On the stage, I'm the boss!」學習超越心理障礙,相信自己。跳舞不應該是為了筆記、為了害怕、為了別人;上了台,我學習成為自己的主人,享受跳舞的快樂,否則也違背了我做為舞者的初衷。這樣的自我覺察和心理建設,是我日後在葛蘭姆舞團生存和成長很重要的精神力量。




2014年8月1日 星期五

【活動分享】天下文化《鼎泰豐,有溫度的完美》新書發表會


今天一早10點,人文空間就開始熱鬧了起來。
天下文化出版《鼎泰豐,有溫度的完美》新書發表會選定今天在人文空間舉辦
從門口大書封,到店內書籍陳列,全部是一片紅咚咚喜洋洋的顏色。
這場新書發表會,很特別
因為鼎泰豐楊紀華董事長、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教授,
還有一位特別嘉賓,要親自示範包小籠包!

人文空間門口大書封

一大早鼎泰豐的卡車就來到人文空間門口
搬蒸籠、進機器和器皿,熱鬧滾滾

看見蒸籠出現在人文空間,感覺好特別啊!

門口活動告示

喜氣的店內書籍特陳

天下文化出版‧《鼎泰豐,有溫度的完美》

堆得高高的竹蒸籠

以服務聞名國際的鼎泰豐,
服務人員的細心周到是眾所皆知
看她們穿梭忙碌的身影
連相片都模糊了。

廚房難得齊聚好多師傅
人文空間主廚廖師傅好有架式!

2樓發表會場地也有師傅已忙著再擀麵皮、包小籠包了

還未成型的小籠包,像不像一朵花?

門口接待處的鼎泰豐公仔,小編好想要啊!

新書發表會現場

謎底揭曉!今天和楊董事長、高教授一起上台包小籠包的嘉賓
正是郝柏村好杯杯(伯伯)!

三人一起穿著圍裙包小籠包的樣子,簡直讓媒體瘋狂搶拍啊!
小編也是好不容易才擠進去,搶拍到這一張!


今天是天下文化╳鼎泰豐╳93巷人文空間的大日子,
大家忙得團團轉,卻又感到無比的快樂!
僅以幾張照片,與各位朋友分享:)

最後借用楊紀華董事長的一句話結尾:
我們,用心學美好的力量。